泰康保險集團執(zhí)行副總裁、泰康資管CEO段國圣在“長壽時代財富高峰論壇”上發(fā)表《把握經濟轉型的脈絡 發(fā)揮復利偉大的作用》主題演講。

image.png

他表示,中國經濟在向高質量增長轉變:過去驅動中國經濟增長的動力是全球化、工業(yè)化和城鎮(zhèn)化,今天驅動力已經轉變成為長壽時代、消費升級、低碳轉型和科技智力。新經濟發(fā)展更適合股權融資,股權投資重點在:大健康、消費,雙碳、科技。

同時,他提出,中國改革開放以來迅速致富的時代已經過去,實現財富增長需要重視資產配置,發(fā)揮復利的作用。他還對2022年宏觀經濟和市場作出展望,認為明年股票市場是中性略偏積極的。

泰康資產最新管理的總資產規(guī)模2.7萬億,凈資產規(guī)模2.4萬億,在全球資管機構排87位,在中國排第6位,是國內最大的退休金投資管理人。段國圣說,泰康資產力求創(chuàng)造長期穩(wěn)健的投資收益,希望在復利的作用下為客戶帶來財富增長。

中國經濟增長驅動力轉變,迅速致富的時代已經過去

中國改革開放40年,全球化、工業(yè)化和城市化高速發(fā)展,在這個過程中,很多人財富實現了爆發(fā)式的增長。但這個迅速致富的時代已經過去,未來要想財富增長,需要發(fā)揮復利的作用。

中國人為什么會出現在短短的40年間迅速致富?改革開放初期,資本、牌照、土地、商品等有稀缺性,由于中國經濟的高速發(fā)展,很多資產的價格呈現指數級增長。如果擁有一些生產要素或資源性的東西,相應的資產和財富就會迅速增長。同時,當時的市場機制和監(jiān)管體系不夠健全:勞動力充足且保障不健全,勞動力的成本非常低;稅收制度不健全,環(huán)境問題也不是首要考慮的……存在著套利空間。

但今天的情況已大不同。人口紅利不再,土地財政模式進入臨界狀態(tài),生態(tài)環(huán)境方面提出了“雙碳”目標要求,中美關系等全球外部環(huán)境發(fā)生轉變,市場機制或監(jiān)管體系也更加健全。

現在勞動保障制度逐步健全,勞動力的成本、企業(yè)的用工成本在提升。稅收制度在完善,國家嚴厲打擊偷稅漏稅或騙稅的行為。金融監(jiān)管日趨嚴格,地產、過剩產業(yè)加杠桿的行為受到約束,加杠桿炒房行為受到嚴厲打擊。企業(yè)規(guī)模在變大,有了更高規(guī)范要求和更高成本。市場機制日益完善,套利的空間也在逐漸減少。

因此,傳統(tǒng)經濟模式無以為繼,今天中國經濟在向高質量增長轉變,這是中國經濟的必然選擇。

根本的轉變體現在:過去驅動中國經濟增長的動力是全球化、工業(yè)化和城鎮(zhèn)化,今天驅動力已經轉變成為長壽時代、消費升級、低碳轉型和科技智力。過去更多依靠的是人口紅利或資本積累,今天要靠企業(yè)家精神、效率提升、工程師紅利。過去產業(yè)主要靠的是地產和一些周期性行業(yè),今天的主導產業(yè)則會是大健康+消費,雙碳+科技。

“經濟結構-融資結構-投資結構”轉變邏輯,股權投資更適合新經濟

在轉變過程中,經濟結構的轉變必然導致融資結構的轉變,融資結構的轉變必然導致投資方式的轉變。

過去以土地為核心的時代,是債權融資的高峰。所以中國在改革開放的40年,形成了以銀行為核心的債務融資模式。隨著城鎮(zhèn)化進程的放緩,傳統(tǒng)的基建和地產的投資回落,新的經濟則可能跟股權融資更加融合。

首先,新經濟中主體很多具備的是技術、專利、品牌等無形資產,缺乏抵押物,不適合債權融資。同時,新經濟中個體的成長空間大,但不確定性也很高,對于債權人來說,一方面要承擔高風險,另一方面卻無法分享到高回報,但股權投資則不同。

因此,新經濟發(fā)展更適合股權融資,股權投資更符合未來方向。股權投資投什么?泰康集團內部提出“兩大兩小”,即大健康+消費,雙碳+科技。

中國正在快速進入長壽時代,健康產業(yè)的需求會是井噴式的,包括醫(yī)療、養(yǎng)老、藥等在內的大健康產業(yè),會成為未來幾十年整個社會的支柱型產業(yè)。

同時,在消費升級的背景下,消費產業(yè)也會欣欣向榮。統(tǒng)計學表明,人均 GDP達到1萬美元的時候,消費的增長會迅速崛起,中國已經超過了人均1萬美元,今年可能到1.1萬美元,來到了邊際消費傾向提升的拐點。未來中國會成為全球最大的商品消費市場,中國本土品牌有可能崛起。

在“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下,未來中國工業(yè)企業(yè)會出現幾個趨勢。第一,能源的新能源化。未來幾十年,風、電、水和其他清潔能源會大幅增長。第二,終端企業(yè)電力化。第三,工業(yè)企業(yè)智能化。在這樣的方向下,在清潔能源、氫能、電動車產業(yè)鏈存在廣闊的市場空間。據很多專家測算,未來幾十年“雙碳”的投資需求至少在140萬億。

除了雙碳以外,科技是中美戰(zhàn)略競爭的核心。美國的科技制裁是雙刃劍,一方面影響中國潛在經濟增長,但另一方面促進了中國的科技自主、國產替代。我國科技產業(yè)升級有一定的人才培養(yǎng)的基礎,未來中國一定是科技自主、硬科技發(fā)展的一個時代。

做好配置、用好復利

在這樣的背景下,要做好資產配置,分配好債務性資產和權益性資產的比例。配置做對了,隨著時間推移,對于收益很關鍵。

從大類資產看,權益資產在長期收益表現一枝獨秀,但波動性大。解決方式一是拉長期限,二是做好主動性管理。

我們經過統(tǒng)計分析發(fā)現,資管機構的主動管理能力來自于平臺的支持和投資經理的能力,一些比較好的投資機構,是長期能夠提供比其他機構更好的投資回報的,主要是這些資產管理機構的治理結構、文化、激勵機制、投研支持、中后臺支持等方面有優(yōu)勢。

同時還有一個配置建議,即均衡性的投資策略,這有助于控制回撤。復利有偉大作用。舉例來說,100萬資金,年化7%的回報,持有70年后,會超過1億。但要注意,復利要發(fā)揮作用,有兩個要素:一是時間足夠長,二是投資回報必須穩(wěn)定。如果今年回報100%、明年虧50%,這兩年的回報就是0。所以,控制回撤非常重要,均衡性的投資有助于控制回撤。

明年股票市場展望:中性略偏積極

對2022年的展望方面,對明年國內經濟的基本判斷是尋底企穩(wěn)。對2022年股票市場的判斷是中性偏一點積極。

股市相關因素預期在于:宏觀經濟面影響中性,前低后高。估值方面,估值合理,影響中性。今年多數強勢板塊盈利預測大幅上修,新能源、半導體設備、軍工等板塊股價大漲,但估值不升反降。當前估值體系較上年末明顯下降,主要是盈利增長所致,PE、PB、股息率等估值指標水平合理。

政策層面,影響有一點偏負面,后半年可能小幅上調。資金面,中性偏正面的。從宏觀流動性看是偏寬松的,從可入市資金看明顯好轉;同時,居民收支均下滑,但支出下滑更多,結余下來用于投資的錢會更多。技術面是中性。綜合起來,總體是中性偏一點點正面,大概率指數漲幅在個位數。

在此之下的權益配置策略是,著眼中期布局,成長與價值兼顧。

板塊方面:預期明年景氣回落且當前市場情緒較高、機構高配的一些板塊,要注意回避,比如,周期板塊。預期景氣度改善,當前市場關注度低,機構配置低的板塊,可以關注機會,比如家電等地產鏈條的消費品、銀行、地產、公用事業(yè)。延續(xù)高景氣度的板塊可維持高配,比如新能源車、軍工、景氣度改善的光伏細分領域。

image.png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