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層】

雖是寒冬,位于山東青島老城區(qū)的青島港碼頭,陽光灑向蔚藍的海域,視野遼闊、天朗氣清,正是出海的好天氣。


【資料圖】

早上8時許,《工人日報》記者來到山東港口青島港42區(qū)拖輪碼頭,“亞洲18號”輪和“青港拖26”輪船長崔建飛、秦永光早已等候在此?!翱焐洗拥揭粋€離泊任務,帶你體驗一下!”

這是一艘重達8萬噸的貨輪,秦永光駕駛的“青港拖26”輪負責船頭調(diào)離,崔建飛駕駛的“亞洲18號”輪負責保障船尾。連接纜繩、慢車起拖、纜繩解綁……1小時后,8萬噸的“大家伙”在兩艘拖輪的牽引下駛?cè)雽掗熀S颍铀倨鸷?,離泊任務順利結束。

返航途中,關于拖輪、關于港口,兩位船長的話匣子打開了。

說起陸地停車,大家一定都不陌生。然而一艘?guī)资f噸的輪船如何準確駛?cè)敫劭谥付ㄎ恢茫?/p>

崔建飛告訴記者,輪船噸位重、體積大,進入港口等狹窄海域無法自主控制方向,需要依靠拖輪實現(xiàn)靠泊、離泊和移泊等操作。拖輪作業(yè)也因此被稱為港口生產(chǎn)的第一道和最后一道“工序”。

2009年,青島港灣職業(yè)技術學院畢業(yè)的崔建飛、秦永光來到青島港輪駁公司,從實習水手做起,一步一步成長為身經(jīng)百戰(zhàn)的拖輪船長。談及拖輪駕駛經(jīng)驗,崔建飛坦言:“沒有任何可參照的標準,全靠老師傅的傳授和實踐積累?!?/p>

一名成熟的拖輪船長,必須具備綜合預判能力,根據(jù)輪船排水量、噸位、風力、海流、阻力等外在因素,隨時調(diào)整車舵、航向,在保障安全、平穩(wěn)的前提下輔助輪船到達指定位置。

“兩艘大船之間的停泊間距為20米~30米,在引航員的指揮下,成熟的船長‘一把’就能到位,新手可能需要調(diào)整四五次甚至更多?!贝藿w說,作業(yè)過程中的涌浪、大風、流速等因素也考驗著船長,海上“泊車”并不容易。

除了港內(nèi)作業(yè),輪駁公司的拖輪還承擔著協(xié)助海上石油平臺建設、海上風電建設、長航拖帶、應急搶險等任務,一旦出海,短則幾天,長則幾年,面臨的風險和挑戰(zhàn)也更加艱巨。

2022年11月的一個深夜24時,崔建飛駕駛“亞洲18號”輪完成“藍鯨”輪護航任務返航,到達錨地后接到指揮部求助:海域突遇10級大風,客輪滯留避風海域。當時的海浪已經(jīng)達到3米,陣風11級,船體上下顛簸高達2米。崔建飛帶領船員用了4個多小時,克服兇險的海況,順利將客輪護航到錨地。

從業(yè)13年,崔建飛跑遍了全國46個港口,北到丹東、南到海南,經(jīng)歷過臺風、寒潮,瞬間大風等極端惡劣天氣。他說,海上情況多變,拖輪承載著急救、保障其他船舶安全的重要責任,船長必須具備航行避險、風險點辨析、船員調(diào)度等能力,還要掌握氣象知識、應急救援等專業(yè)知識。

談及出海的感受,秦永光用“辛苦并收獲著”形容:“感受過刺骨的海風,也體驗過50多攝氏度的日曬甲板。寒潮時,船體結滿了厚厚的冰層,我們?nèi)珕T上陣敲砸破冰,在零下10攝氏度的海上,個個累得汗流浹背?!彪m然長時間的“海飄”對于身心是種考驗,但每完成一次護航、每救助一艘客輪,那份成就感可以延續(xù)很久。

沒有任務時,秦永光喜歡坐在甲板上放空,波瀾壯闊的海洋、唯美壯麗的海上落日、落在甲板上的海鷗……他們隨手一拍的日常,卻是旁人心中的可望不可及。

加入青島港10余年,崔建飛見證著港口事業(yè)日新月異的發(fā)展。他回憶,以往拖輪的核心系統(tǒng)、甲板機械等設備全部依賴國外進口,如今助航儀器、機械設備已實現(xiàn)國內(nèi)自給,電子海圖、智能調(diào)度系統(tǒng)、機艙自動檢測系統(tǒng)等信息化設備成為標配,時代對于他們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為海上產(chǎn)業(yè)工人,崔建飛和秦永光也感受著山東港口一體化改革和產(chǎn)業(yè)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帶來的變化。秦永光說,一體化改革帶來了實實在在的資源共享、技術共享。

2022年,對于“亞洲18號”輪意義非凡,崔建飛與4名船員考取了大連海事大學本科,集團給予每人2000元學費補貼,其中一人獲得青島市總工會“求學圓夢”名額,可以全額減免學費?!皟赡臧刖湍苣玫奖究莆膽{,職業(yè)晉升的路更寬了。”崔建飛對未來充滿了期待。

標簽: 產(chǎn)業(yè)工人 指定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