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食和快手菜的毛利率最高可達60%,多家便利店圍繞速食品類做文章。北京商報記者近期注意到,7-11上線多種口味食材湯,好鄰居也在疫情期間推出多款半成品菜。在疫情養(yǎng)成新消費需求的機遇下,不少便利店品牌都在對這一品類加緊布局。

上線“方便菜”

近日,7-11推出半成品食材湯。包括什錦奶油蘑菇湯、白菜豆腐粉絲湯等5種口味。不久前,好鄰居也上線了宮保雞丁、香辣豬手等“方便菜”,消費者只需要將料包簡單復熱便可以直接食用。

從價格方面來看,7-11幾種半成品食材湯售價都沒有超過10元。最貴的為什錦奶油蘑菇湯,售價9.9元,日式味噌湯售價為7.2元。7-11相關負責人告訴北京商報記者,目前多數便利店中都有冷藏的盒飯、面條等,熱食里有快餐、包子等產品,但是湯類產品非常少。

“我們發(fā)現很多顧客在買了盒飯后,會搭配著買一盒常溫方便湯。但是這類湯是常溫商品,是將少量蔬菜進行干燥后,加上調料混合包裝而成。顧客食用時喝的是調料沖開水的味道,蔬菜只是點綴。因此,我們試著開發(fā)速食湯類產品。”該負責人表示,新推出的半成品湯食材更豐富,口感更接近煲湯。

好鄰居相關負責人也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半成品菜是為了方便消費者而推出的。盡管現在疫情常態(tài)化,但是這個品類還是會持續(xù)做下去。

“我們一般會在社群試推一周,根據消費者的反饋來不斷地更新調整選品,選出最合適的菜品后再進行大范圍的推廣。”好鄰居相關負責人表示。

疫情催熟商機

此次疫情催化了宅經濟的爆發(fā),同時也催熟了半成品市場。

上述7-11相關負責人表示,本次疫情后,消費者的消費習慣也有了很大的變化,也許是長時間不到餐飲店就餐的緣故,冷藏即食類成品菜銷售有很大增長。如腌制的肉類、素菜類,可能很多消費者買回去擺桌上就是一個菜,家庭和個人都方便食用。

值得注意的是,在疫情的催化下,既安全又衛(wèi)生的半成品商品瞬間走紅。不少超市、電商平臺都引入半成品的商品銷售。比如沃爾瑪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城市,聯合西貝、廣州酒家、唐宮、上海小南國、云海肴等近30家餐飲品牌推出了各家餐飲企業(yè)的招牌即食菜。

據了解,目前即食菜已在沃爾瑪到家及沃爾瑪京東到家等線上平臺推出了近40款品質招牌即食菜。

超市發(fā)也已與眉州東坡、花家怡園、俏江南等一些知名連鎖餐飲企業(yè)達成半成品菜方面的合作意向。還有每日優(yōu)鮮上線的“名店名菜”頻道,多數為知名餐飲企業(yè)的半成品,包括西貝手扒肉、西紅柿燉牛腩等招牌菜。

有分析認為,對于便利店企業(yè)來說,很多年輕消費者進店都是快進快出地購買,決策時間較短,他們可能不會像去超市那樣花大量時間對蔬菜水果進行挑挑揀揀,而是更傾向于門店已經幫他們搭配組合好的商品,即買即食。引入更多品類豐富的半成品可以更好地滿足這種特定需求,增強競爭力。

研發(fā)力待加強

在精益零售理論創(chuàng)始人、《精益零售》作者龔胤全看來,從運營成本上來看,因為盒飯保質期只有24小時,而這類半成品的保質期肯定會比盒飯要長,所以,與便利店盒飯相比,這類簡單加工的半成品從生產、研發(fā)、供應、物流、配送方面都會相對容易。

“但餐飲的地域性很強,對每個地域的口味適應性要求很高,所以很難做到全國規(guī)?;a。所以便利店如果要引入半成品,將要面臨的挑戰(zhàn)會比從前更大。”龔胤全補充說。

事實上,以往便利店里面的盒飯大量是高熱量的油炸食品。但隨著人們對健康飲食越來越關注,便利店也面臨這樣一個轉化。

首都經貿大學教授陳立平認為,隨著人口的變化和消費行為、飲食習慣的變化,未來,便利店向食品和深加工食品方向發(fā)展絕對是一個趨勢。

此外,便利店本身的主力商品應該是盒飯和一些鮮食相關的產品,因為這類鮮食產品毛利比較高,同時能滿足消費者的需要,尤其是像現在北京這種單身人群比例較高的城市。

不過,陳立平指出,目前國內便利店大部分還是依靠品牌供應商的供應鏈,對于原創(chuàng)商品開發(fā)能力還有待加強。“作為社區(qū)商業(yè)中的一個重要業(yè)態(tài),便利店主要核心應該是以服務為主。比如給消費者創(chuàng)造時間上的價值,解決時間成本,為消費者提供生活解決方案。而國內便利店目前還是停留在商品買賣的階段,在商品開發(fā)和服務方面還有待加強。”

標簽: 半成品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