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肉”最近很火,星巴克、肯德基、雀巢、必勝客等多家餐飲企業(yè)紛紛搶灘市場。作為美食之都的重慶,也沒放過這一機會,已有重慶餐飲企業(yè)將“火鍋”與“人造肉”這兩大元素創(chuàng)新結(jié)合,推出“人造肉火鍋”,你愿意嘗試嗎?

創(chuàng)新:當“火鍋”遇上“人造肉”

珍菌猴菇排、午餐肉、肉丸子、肉餡餃子……你能想到這些菜都是“素食”嗎?在渝北區(qū)一家素食餐廳,創(chuàng)新推出了“人造肉火鍋”這一新菜品。

羅雅臻是地地道道的重慶姑娘,三年前,她開始學習心靈成長教育,并開始接觸素食。堅持吃素之后,才發(fā)現(xiàn)身邊好的素食餐廳不多,選擇也很少,于是就想著把自己在國外國內(nèi)的素食體驗結(jié)合起來,開一間讓自己滿意的素食餐廳。

重慶人無辣不歡,就算不吃肉能忍,不吃辣可忍不了。于是羅雅臻冒出開發(fā)素食火鍋的想法。麻辣的湯底配上黃牛肝菌、雞樅、羊肚菌、時蔬等素食,“葷菜”則以人造肉代替,改良成了肉丸子、午餐肉、肉餡餃子等。

羅雅臻算是第一批吃螃蟹的人,在今年3月引入了“人造肉”原材料,其中包括被譽為美國“人造肉第一股”的BeyondMeat,以及亞洲植物肉品牌“新膳肉Omni Pork”。

餐廳從前菜到主菜,從例湯到甜點,均是采用高端素食食材制作而成。跟點菜制不同的是,餐廳只賣位菜,399元/位,菜品包括芥末南極海茸、景泰藍火鍋、珍菌猴菇排、一品佛跳墻、堆金豆腐等。

市民:外觀和口感跟真肉差不多

火鍋少了肉,消費者能接受嗎?家住渝北區(qū)的郭小姐住在餐廳附近,抱著嘗鮮的心態(tài)和朋友一起來品嘗。“火鍋里的丸子、餃子里的肉餡都比較Q彈有粘性,不認真辨別的話還真吃不太出來。”郭小姐說,吃素食對身體健康有一定的好處,特別是患有三高疾病的人,下次她打算帶父母來品嘗下。

在網(wǎng)上看到“人造肉”那么火,家住九龍坡區(qū)的吳先生也來嘗嘗鮮。“外觀和口感跟肉沒什么太大差別,但我特別留意了一下,還是會有一點點豆制品的味道。”吳先生覺得味道可以接受,就是價格有些偏貴了。

對于價格偏貴的問題,羅雅臻回應(yīng)稱,一袋227克的beyond meat進貨價便達150元,230克的Omni Pork進貨價達50元。此次推出人造肉火鍋套餐除人造肉食材外,還包含如由黑松露等食材制作的10余道菜品,而且制作工藝也十分費時,比如一道一品佛跳墻素食佛跳墻,從食材發(fā)制到鹵、煲、蒸等工序,至少需要25個小時制成。

專家:植物和動物蛋白營養(yǎng)幾乎等效 但這些人群要注意

據(jù)了解,目前的人造肉可分為兩大類:植物蛋白肉和細胞肉。

植物蛋白肉是利用植物蛋白原料,如大豆蛋白、小麥蛋白、豌豆蛋白等,添加由酵母合成的植物性血紅蛋白來制作,其本質(zhì)還是植物性的素食。

細胞肉是以動物的干細胞為起點,把干細胞分離成肌肉細胞和脂肪細胞。把肌肉細胞放入培養(yǎng)皿中,加入血清,讓肌肉細胞繼續(xù)生長和復制,不斷增殖后形成帶狀,拉伸成類似肉絲的樣子。最后,再加入脂肪細胞,黏結(jié)成肉塊。

相較于細胞肉,人們對植物蛋白肉更為熟悉,制作成品類似于素肉或豆干,但外表和口感更接近于真肉。類似的產(chǎn)品早已面世,一些蛋白替代技術(shù)也已應(yīng)用多年。比如,麥當勞、漢堡王等都分別推出過素食漢堡包。

華南理工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楊曉泉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從蛋白質(zhì)含量這一衡量食品價值的重要維度看,植物蛋白肉中蛋白的氨基酸組合非常豐富,跟動物肉蛋白的營養(yǎng)幾乎等效。但兩者在微量元素含量上仍有差別,部分項目上動物肉含量更豐富些。

中國科學院大學重慶醫(yī)院、重慶市人民醫(yī)院(三院院區(qū))臨床營養(yǎng)科主任劉莉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植物人造肉”富含大豆蛋白對減肥有一定的功效,但如果以油炸、芝士烹焗等方式處理,不但沒有減肥效果,還容易令人發(fā)胖。

劉莉還提醒,腎功能差、痛風患者需限制蛋白質(zhì)攝入量,盡量不要食用“植物肉”。此外,由于“植物人造肉”食品為了模擬出肉味,可能還會添加一些輔助、加工的東西,因此,老年人和病人也都不建議食用“植物肉”。

標簽: 重慶火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