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漢的饗宴:中華美食的雄渾時代》以故事化的講述將秦漢飲食文化精粹娓娓道來,力圖從食材、制度、食俗、烹飪、器具、禮儀、藝術(shù)、人物等多個角度還原秦漢四百多年間一幅幅鮮活而生動的飲食文化圖景。

《秦漢的饗宴》這本書講述了眾多美食的起源。比如,炙在秦漢時期是種比較常用的烹飪技法,即把肉用簽子串起來放在火上烤,也就是我們今天吃的烤串。而把整只動物放在火上燒烤,然后切成塊食用,稱為貊炙。東漢劉熙在《釋名·釋飲食》中就提到過這種美食,類似今天的烤全羊、烤乳豬。廣州象崗山發(fā)掘的南越王墓中出土的烤爐,爐上配備了多種供烤炙用的小零件,有懸爐用的鐵鏈,烤肉用的長叉(雙股叉、三股叉都有),還有鐵扦子、鐵鉤。

再比如,秦漢時期還有一種特別流行的烹飪技法叫濯,先把水煮到沸騰,然后把要煮的食材放進去“濯”一下,這不就是我們常吃的火鍋?沒錯,濯跟現(xiàn)代火鍋的吃法相同,馬王堆漢墓遣策上就有“濯雞”“濯豚”等文字記載。

其實中國人吃火鍋的歷史非常悠久,考古資料表明火鍋的食用可以追溯到西周時期。西周貴族飲食中使用的高十多厘米的鼎就是很標準的火鍋,鼎的下面可以燒火,上面可以涮肉、煮肉。那么,秦漢人的火鍋用具是什么樣的呢?國博藏有一件“清河食官銅染爐”,就是西漢時期的“火鍋用具”。我國古代把調(diào)味品稱為“染”,歷史上也有“具染而已,割肉相啖”的典故,漢代人吃肉的時候一般將醬、鹽等調(diào)味品放在染杯中,肉煮熟了,再蘸調(diào)料加味。由于當(dāng)時的人習(xí)慣蘸食比較燙的調(diào)料,所以需要用染爐不斷地給調(diào)料加溫。染爐體量一般比較小,宴飲時是一人一套。染爐的設(shè)計也反映出漢代的分餐制飲食,就是一人一爐,隨涮隨吃,隨吃隨“染”,有點類似現(xiàn)代人那種自助小火鍋,只不過是給蘸料加熱。

除了這些讓食客流連忘返的美食,不少烹飪技法也從秦漢時期流傳至今。根據(jù)文獻記載和考古發(fā)現(xiàn),秦漢時期的烹飪技法有羹(做肉湯)、脯(做肉干)、臘(把肉烤熟再曬干)、醢(先把肉剁碎,拌以調(diào)味料制成肉醬)、菹(腌制菜或肉)、鮨(做魚醬)、膾(把生肉切細切薄片生吃)……我們現(xiàn)在餐桌上的各種美味,說到底,都是千年前就有的。

秦漢是中華飲食體系的奠基時期,秦漢四百多年中的飲食文化對后世產(chǎn)生了深刻的影響,奠定了中華飲食文化的格局。

(記者 吳波)

標簽: 秦漢的饗宴 秦漢飲食文化 秦漢時期 中國人吃火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