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19:10更新

點擊下方卡片關注「楞嚴論壇」,加★星標★

七菩提分,又叫七覺分或者七覺支。所謂「七菩提分」,是以七種法能助菩提智慧增長:

一者,擇法覺支(支就是分),也叫「擇法眼」,沒有智慧你不會選擇。我們不是要證菩提果嗎?第一就要會選擇。許多人不會選擇,先入為主,這是沒有智慧的。修行就是一個不斷選擇、不斷否定、不斷提升的過程。


(資料圖)

佛打了一個比方,兩個人出門取寶,碰到一堆麻,每人挑了一擔;再往前走碰到一堆繩,張三放下麻挑起繩走,李四嫌麻煩,我就是這個麻好;又往前走,碰到一堆布,張三又放下一擔繩,挑起一捆布,李四還是一捆麻;

再往前走碰到一堆金子,張三放下擔上的布,挑走一擔金,李四呢,到家還是一捆麻?,F在有些人,「不行,我就是一句佛號」!你一句佛號怎么樣?。磕阏嬉娦粤?,再去修也不遲嘛!自古以來成佛的法華,開悟的楞嚴,有什么理由可以拒絕?多少人念佛念到臨si的時候還不知道怎么個長短。

這第一菩提分就是要我們破除先入為主。什么叫先入為主?。坑米约褐赖囊稽c點可憐巴巴的東西把自己束縛起來,不肯越雷池半步,固步自封,畫地為牢。

上古時候沒有監(jiān)獄,誰犯了罪,周圍畫一個圈子,站在這里服刑,動就砍你的腦袋。我們是自己在畫地為牢,讓自己坐監(jiān)獄。

諸位,《阿彌陀經》從頭到尾哪一句話講唸佛就能夠往生,你找出來,再不服氣你把《無量壽經》拿出來。因為涉及到擇,不得不講這個法??!之前有無量的法門,到了《妙法蓮華經》,佛講「唯此一事實,余二則非真」,只有《法華經》是真理,其它都是不究竟不了義的。

《法華經》是王,《楞嚴經》是王,要懂得選擇。不要先入為主,自以為是。不把《法華經》《楞嚴經》讀懂,你所有的經都不懂,你不知道它在講什么。所以「七菩提分」,第一法便是教你選擇。

太原有一對老夫妻在家里看了十幾年光盤,自以為都懂了。一個偶然的機會,老太太到慈航凈苑去聽法,一個禮拜以后回去跟老漢講:「老伴兒啊,我們過去都白學了,是自以為懂,我現在聽了一個禮拜都懂了,你趕快去聽師父講經」。

老漢聽了幾個星期,怎么樣都聽不懂,但是他有智慧,為什么別人聽得懂?中間好幾次都要打退堂鼓要走,想想不忍心走,萬一這是真理,我豈不是白白地錯過了?橫下一條心看個水落石出,對也好錯也好,要明白。兩個月滿了以后,一下子明白了,高興得不得了。

我經常跟一些修行人講:你認可這個法也好,不認可也好,這都不重要,關鍵你要把它看懂,對在哪里,錯在哪里。你不看懂,你講是對,你講認可,這是迷信,沒有用;你沒有看懂,你不認可,講不對,這還是妄語。

老佛爺臨終之前教誨得清楚明白,就是沒有人聽!不惜千里迢迢,買飛機票,花時間到處去跑,而不肯把心定下來學習《楞嚴經》(81)。

注:

81.虛云大師:現在是末法時代,你到哪里訪善知識呢?不如熟讀一部《楞嚴經》,修行就有把握,就能保綏哀救,消息邪緣,令其身心入佛知見,從此成就,不遭歧路!

編后語:

窮子見父有大勢力,即懷恐怖,悔來至此:這里的「見」,方便說為眾生的一種敏感。有大力勢,這是從外表上看出氣質不凡。為什么「即懷恐怖,悔來至此」,以他的心力,對大法還不能適應。

竊作是念,此或是王,或是王等,非我傭力得物之處:這是比喻大乘教菩薩法,不是我們這樣的根機所能成就的。不如往至貧里,肆力有地:「貧里」是比喻小乘之理,不含無量智慧德能,故為「貧」?!杆亮Α咕褪钦f我能夠力所能及,表小乘法只能適應于小乘根機。

衣食易得,這個「衣食」或理解為人我空,或理解為人天福報的那種味禪、「四禪八定」之類;「易得」這是一種小乘人的心態(tài)。其實修小乘果位也非常困難。

若久住此,或見逼迫:「久」是指大乘成佛要修三大阿僧祇劫?!溉故遣欢〝?,因為當時佛還沒有傳《法華經》吶!佛當年講這個法是方便說,《法華經》《楞嚴經》能叫你立地成佛。

到最后讓眾生通過對比、分別,來信大厭小?;蛞姳破龋蟪朔◤娬{菩薩愿身再來要示現天、人、鬼、畜各種相。所以小乘人他情愿修那種「偏空涅槃」,他把出生入死看成是「逼迫」。強使我作:把修大乘法看成是一種痛苦和負擔。所以「作是念已,疾走而去」。

以感恩的心面對世界,以包容的心和諧自他,以分享的心報答大眾,以結緣的心成就事業(yè)。

【更多內容】

點擊下面 閱讀原文結(法華楞嚴)經典讀本覺得不錯,請點個贊和在看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