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晚,著名表演藝術家何祚歡在漢口國貿(mào)大廈為武漢文史愛好者帶來一場“大武漢·戲碼頭”主題講座。

3月22日,何祚歡剛度過81歲生日。他一進入講座現(xiàn)場便贏得一片掌聲。主持人遞給何祚歡一支話筒,他一搖手說:“不用話筒,我這樣慢慢聊最好……”

他說,“大武漢·戲碼頭”不是武漢人自封的。上世紀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當時國內(nèi)政局相對穩(wěn)定,經(jīng)濟發(fā)展較快。1935年武漢經(jīng)濟在全國領先,GDP曾超上海。內(nèi)河航運中,漢口曾僅次于上海,是國內(nèi)第二大碼頭。“無君子不養(yǎng)藝人,武漢是個養(yǎng)得起戲的地方”。

“戲碼頭”的說法最先是梅蘭芳提出來的。梅蘭芳多次到武漢,武漢戲迷夾道歡迎、通宵排隊購票。“觀眾的熱情讓他感覺,武漢的戲曲需求是可以與北京、上海相提并論的,是一座‘三鼎甲的大碼頭’。”

何祚歡說:“貨拖到漢口,不愁賣不出去,這才是武漢真正了不起的地方。”有人說武漢碼頭文化,這是把武漢說小了,武漢有的不止碼頭。從明朝末年起,就修了一個后湖長堤,以保證漢正街的貿(mào)易不受水患侵擾。清代康熙年間,長堤變成一條街,即長堤街,以此街為中心,形成“五街并行”局面。“全中國,包括上海都沒有這么大的商業(yè)區(qū)。稱老漢口為‘國際大都會’一點不為過,戲曲在這里受歡迎,理所當然。”“當時的武漢是大都會,觀眾熱情,演員能有出頭之日。很多名家來了武漢就不想走了。”

他還介紹,大武漢的戲碼頭分為五級場所,有街頭吃飯的,也有在大劇院里四塊大洋一張票的,各行其是,各得其所。民眾樂園大舞臺、法租界大舞臺都是頂級的劇場,梅蘭芳、周信芳來漢,都會去這些地方演出;僅次于頂級劇場的有清芬路的美成戲院,可容納約1700位觀眾,前進四路的楚風劇院也是一千多人的大場子;再往下數(shù),滿春茶園能坐幾百人,再小點的有天聲劇場、天仙劇場、民主劇場,還有民眾樂園的一些小場子;第四級是茶館,據(jù)1934年的統(tǒng)計,武漢有762家茶館,其中六成是有曲藝表演的,如木偶戲、大鼓、評書等。最后一個檔次是街頭藝人,他們之中也出人才,比如相聲表演藝術家潘占奎,就是在街頭說出來的。

老武漢人對戲曲非常熱愛,什么戲來了都叫座。一次,一個揚劇劇團來武漢演出,演出組織人心里打鼓:揚州地方劇在武漢有人看嗎?不料,該劇團在民眾樂園的演出場場爆滿,持續(xù)演出半個多月。從新中國成立初期劇團格局,可見文化消費口味之雜的程度,京劇、漢劇、楚劇、豫劇、越劇、評劇、雜技、說唱、歌舞、話劇、兒藝、樂團,省市文藝演出團體多達20個,這在中國省會城市中絕無僅有。后來演員開始評級,武漢有“十大一級”,包括陳伯華、高百歲、陳鶴峰、高盛麟等。武漢是個移民城市,南來北往的人來此便落地生根。謙祥益、汪玉霞等老字號的創(chuàng)始人都不是武漢人,但他們都在這里落了戶。外地人對自己的鄉(xiāng)音有需求,造就了多種戲曲的繁榮。

何祚歡還介紹:“我們這一代有許多人自稱‘武漢老伢’。武漢伢漸次老去,‘伢心’尚在,又未能避老,才會有這么一種自況。我們這些‘武漢老伢’,大部分都有過趴在戲園子的臺邊上,把一夜戲看到‘挖臺腳’的經(jīng)歷。這種場面現(xiàn)在和將來恐怕再難看到了,但對于舞臺藝術的傳承,卻有些值得回味的東西。”

(記者 萬建輝)

標簽: 大武漢戲碼頭 主題講座 老武漢人 武漢碼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