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曾想過,上海老字號里的王家沙、喬家柵,著名地標(biāo)如陸家嘴、朱家角、徐家匯,路名如肇嘉浜路、陸家浜路……都是如何得名的?背后又有怎樣的關(guān)聯(lián)?

地名中的通名一般指代某一類地理實(shí)體的類型(如“虹口港”的“港”),它與當(dāng)?shù)氐淖匀画h(huán)境和人文地理密不可分,有著極具地域特色的歷史文化內(nèi)涵,而地名的歷史層次和文化的歷史層次往往能夠互相印證(周振鶴、游汝杰:《方言與中國文化》)。筆者主要以上海地區(qū)的村落通名為考察對象,以百度地圖和高德地圖村名圖層的數(shù)據(jù)為依據(jù)(共收錄21世紀(jì)初全國390余萬個以自然村為主的農(nóng)村地名,其中上海地區(qū)涵蓋1.4萬多個地名)展開分析和論述。此數(shù)據(jù)并不完整,也不完全準(zhǔn)確,但大致可反映上海和全國地名通名的分布情況。

上海排名前12位的村落通名(及其占比)分別是宅(22.73%)、村(17.62%)、橋(6.98%)、浜(6.98%)、塘(4.51%)、涇(3.72%)、港/江(3.38%)、埭(3.29%)、灣/彎(2.24%)、里(2.15%)、圩/于(2.06%)和舍/厙/沙(1.83%)。“村”作為一個在全國普遍使用的村落通名,在上海的高占比和近幾十年來較大范圍的自然村改并行政村相關(guān),新設(shè)的行政村多遵循“某某村”的命名模式。多數(shù)村落通名前都冠以姓氏,最普遍的模式是“姓氏+家+通名”。上海地區(qū)所有地名中帶“家”的占比高達(dá)46%,排名前12位的姓氏分別為王、張、楊、陳、陸、朱、金、沈、徐、周、李、顧。由于“王”的吳語白讀音與“楊”相近,楊姓比例高很可能是一些地方把“王”寫作“楊”。排名前12位的村落通名中,8個與水相關(guān),是上海水鄉(xiāng)地貌在地名上的反映。許多河流名是疊用的,如沈涇塘、漕河涇港。不少村落通名也會疊用,如李厙?yán)?,有時疊用的通名還可能不是同一類地理實(shí)體,如金埭港、西吳巷涇。下文選取幾個有吳地代表性的通名分作闡釋。

【宅】“宅”是極具上海特色的村落通名,全國帶“宅”的村落四成在上海。“宅”在當(dāng)?shù)厮械孛械恼急龋缘厥袨閱挝?,上海最高,?2.7%,第二名的蘇州僅為5.3%;以區(qū)縣為單位,排名前五的區(qū)縣都在上海,其中浦東和寶山占比均高達(dá)45%左右,“宅”的強(qiáng)勢程度可見一斑。

【浜】直到宋代,文獻(xiàn)中才出現(xiàn)帶“浜”的地名。《廣韻》稱“浜”為“安船溝”,《集韻》則說“溝納舟者曰浜”。方言中“浜”又被稱作“浜兜”,“俗呼港之不通者曰浜兜”(民國《嘉定縣續(xù)志》),指只通一頭的小河道。直到近代,太湖平原地區(qū)百姓出行的交通工具主要是船,“浜”類似今天上海居民區(qū)的“死弄堂”,一頭深入村落供村民停船,另一頭連通“浦”“塘”等大河。南宋《吳郡志》中就有關(guān)于百姓大量破壞塘浦堤岸“擅開私浜”的記載。全國帶“浜”的地名,嘉興市占比48.1%,蘇州市占比28%,上海市占比15.8%,再加上排名第四的湖州市和第五的無錫市,環(huán)太湖區(qū)域帶“浜”的地名占比全國超過97%,最密集的嘉善縣超過37%的村落名帶“浜”。因此,“浜”是一個有著濃厚太湖地區(qū)特色的通名。松江區(qū)15.6%的村落名帶“浜”字,是上海含“浜”量最高的地區(qū)。

【塘/浦】“塘”即“隄也”(《說文解字》),本指堤岸,至今北吳地區(qū)民間仍稱河堤為“塘岸”。“塘”也被引申為筑有堤岸的河道。池塘一般用“蕩”而非“塘”。漢代的《越絕書》記載了吳地關(guān)于“塘”的來歷:“句踐已滅吳,使吳人筑吳塘,東西千步,名辟首。后因以為名曰塘。”“塘”是南方非常普遍的村落通名,上海4.5%的含“塘”量只能排到全國地市的第49位。閔行區(qū)是上海含“塘”量(12.4%)最高的地區(qū)。

“浦”最早見于先秦時代的文獻(xiàn)。“浦”在吳地往往指南北向可通吳淞江的大河,浦與浦之間則開鑿“塘”以連通彼此。最遲到宋代,太湖平原已形成了“橫塘縱浦”的水系格局:“古人之法,七里為一縱浦,十里為一橫塘……因塘浦之土以為隄岸,使塘浦闊深而隄岸高厚。”(《吳郡志》)因此,塘、浦一般是太湖流域僅次于“江”的第二層次的大河。“浦”主要分布在浙江、江蘇、福建、廣東、上海等地,青浦區(qū)(1.1%)是上海含“浦”量最高的地區(qū)。

“橫塘縱浦”的命名規(guī)則在南宋之后漸被摒棄,許多新開或疏浚的河道都稱“塘”,“浦”的數(shù)量急劇減少。如宋代慶歷年間所開顧會浦,是溝通松江府城和吳淞江的重要河道,南宋時河道南段已改稱通波塘,一直延續(xù)至今。今天上海村落通名中“浦”的占比不到0.6%,僅為“塘”的13%,而北宋郟亶《吳門水利書》中記載的大河,“浦”占據(jù)六成以上的絕對多數(shù)。

【涇】涇在吳地一般指人工開鑿的次要河流?!墩f文解字》把“涇”解釋為渭河的支流“涇水”,但成書在漢代之前的《管子》提到“涇水十二空,汶、淵、洙浩滿”“疏三江,鑿五湖,道四涇之水”,顯然已將“涇”作為了一般河流的通名?!稜栄拧吩?ldquo;大波為瀾,小波為淪,直波為徑”。《釋名》則言“水直波曰涇,涇,徑也,言如道徑也”。可見,“涇”作為河流通名可以追溯到兩漢甚至更早。據(jù)顧國林統(tǒng)計,北宋郟亶記載的吳地河流,涇占26%,明代《吳中水利全書》記載的1萬余條河流,涇又占比1/4??梢姀乃未矫髑?,“涇”作為吳地強(qiáng)勢河流通名的地位一直很穩(wěn)定。一般“涇”前多冠以“官”、“橫”以及表示數(shù)字、方位的字。現(xiàn)今全國帶“涇”的地名主要集中在蘇州(54.5%)、上海(25.1%)、嘉興(9.9%)、無錫(3.9%)四市,合計占比超過93%。青浦區(qū)11%的村落名帶“涇”字,是上海含“涇”量最高的地區(qū)。

【港/江】由于“港”和“江”兩字在吳語中音同而調(diào)不同,大量實(shí)為“港”的地名被書面記錄為“江”,因而合并統(tǒng)計。

“港”是北部吳語區(qū)常用來指稱河流的通名,相當(dāng)于普通話的“河”,河流不論長短寬窄曲直,都可稱之為“港”。港口(原指河道的分叉口)是后起的現(xiàn)代意義。“港”在古代文獻(xiàn)中也多指河流,最早的記載至少可以追溯到北魏酈道元的《水經(jīng)注》:“東北流為長洋港……港水東南流注于江。”

“江”在太湖東部地區(qū)的使用非常有限,長江之外,只有吳淞江、婁江(或許還有很早就淤沒的東江)等極少數(shù)幾條大河才有資格稱“江”。隨著宋代以后吳淞江的逐漸淤積以及明代之后黃浦水系的不斷疏浚,太湖以東最大的河流由吳淞江變?yōu)辄S浦,于是明代開始,“黃浦”逐漸被稱為“黃浦江”以突顯其水勢之大,而吳淞江下游段在上海開埠后則被稱為“蘇州河”。

蘇州、嘉興、南通、鹽城和上海的含“港”量排名全國前五。崇明區(qū)6.5%的村落名帶“港”字,是上海含“港”量最高的地區(qū)。

【埭】“埭”指“以土堨水”(《廣韻》),“壅水也”(《集韻》),同“堰”“垬”,即擋水壩,最早見于東晉的文獻(xiàn)中。吳方言多將“跑一趟”說成“跑一[da]”,本字就是“埭”。作為地名的“埭”在太湖流域有兩種讀音,蘇州西部和無錫讀[de](與韻書相合),蘇州東部、上海、嘉興等地讀[da]。根據(jù)蔡佞的研究(《地名通名中的同名異義與同義異名》),“埭”字在吳地主要有三種含義:一是字典里的本意,即攔河筑壩,如蘇州相城的黃埭、無錫的葛埭;二是河道兩側(cè)的土堤;兩岸居民為避水患又多在堤壩上建村舍,于是“埭”又有了第三種含義——村落。這種村落沿著“埭”一字排開成長條形,因此吳語中把“一排”說成“一埭”即為此引申義。嘉興(27.2%)、上海(18.2%)、鎮(zhèn) 江(12.6%)、蘇 州(9.2%)和湖州(7.4%)五市是含“埭”地名最多的地區(qū),合計占比全國的74.6%。金山區(qū)(10.8%)是上海含“埭”量最高的地區(qū)。

【厙/舍/沙】“舍”原意指茅棚,引申為村莊。“厙”是“舍”的俗字,主要在滬蘇嘉三地使用,有時“厙”也會寫成“沙”,如“顧家沙”,兩字在方言中同音不同調(diào)。全國帶“厙”字的地名,上海(52.6%)、蘇州(30.3%)和嘉興(10.3%)三市占比合計超過總數(shù)的93%,是一個極具太湖東部特色的吳地地名。松江區(qū)3.2%的村落名帶“厙”,是整個上海含“厙”量最高的地區(qū)。

把排名第一的“宅”和第四的“浜”作一比較,會發(fā)現(xiàn)一些有趣現(xiàn)象。在太湖流域東部,“宅”主要分布在沿江沿海地區(qū),“浜”則密集分布在嘉興境內(nèi)以及蘇州大部分地區(qū)和上海西南的松江、金山、青浦三地,“宅”和“浜”的主要重疊區(qū)域又與古海岸線“岡身”較為一致。如此規(guī)律性的分布絕非巧合,放眼整個江南,丘陵地帶表示山間平地的通名有岙、塢、沖、岕、垟五種,彼此的分布也十分規(guī)律。以上兩種情況或許暗示了古代江南平原和丘陵地區(qū)不同民系的分布。此外,就姓氏與通名的關(guān)系而言,“姚”這一在所有上海帶姓氏的地名中排第19位的姓,在以“浜”為通名的地名中排名竟上升到第4位,這似乎暗示了“姚”姓與“浜”的淵源。上述線索是否可視為江南歷史上居民成分和文化類型演變在地名上留下的印跡?這些問題都有待進(jìn)一步的考察。

總體而言,由于各區(qū)域自然條件、歷史發(fā)展軌跡甚至居民成分的不同,上海地區(qū)的通名分布,岡身以東的濱海平原與以西的湖沼平原呈現(xiàn)出顯著的差異性。

上海還有許多特色地名,如閔行的“行”本為“巷”,嘉定、普陀地區(qū)的“槎”(木筏),南匯、奉賢地區(qū)的“泐”(潮水在灘涂上沖刷出的河道),松江地區(qū)的“泖”(類似湖蕩的河流寬闊段),指代小河的“溇/樓”,和鹽業(yè)生產(chǎn)相關(guān)的“團(tuán)”“灶”“場”,與岡身古海岸線相關(guān)的“岡/崗”,奉賢沿海開發(fā)時分股(古)圍墾灘涂的“古”,以及還未探明其義的“奴”。“墩”在岡身以西多為上古的墩居村落,而從金山經(jīng)南匯嘴至吳淞的沿海地區(qū)的“墩”則本為烽火臺。限于篇幅,以上種種不贅。

特色地名是傳承上海歷史脈絡(luò)的重要載體,通過保護(hù)和利用,這些傳統(tǒng)的地名將成為打造上海文化品牌的寶貴資源。

標(biāo)簽: 村落通名 特色地名 上海歷史 上海地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