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問世于1983年的國產(chǎn)經(jīng)典動畫電影《天書奇譚》重新上映,為觀眾帶來畫質、音效全面升級的4K修復版。這也是繼《上甘嶺》《永不消逝的電波》后又一部重映的老電影。

隨著中國電影修復技術的日益提升,未來還會有越來越多的老電影披上新衣與新一代觀眾見面。而為它們帶來“第二春”的,便是那些神乎其技的電影修復師。

最高級的修復是“修舊如舊”

“膠片是有壽命的,我們的工作就像醫(yī)生,哪部電影的膠片急需搶救我們就最先修那一部。”中國電影資料館修復師王崢在接受極目新聞記者專訪時,如是總結自己的工作性質。

膠片為什么需要醫(yī)生?因為作為一種最傳統(tǒng)的影像儲存載體,膠片的保存周期有限,一旦年代久遠,這些膠片就會被灰塵、霉斑、劃痕等問題困擾,無緣再見大銀幕。

為了讓那些曾感動幾代人的老電影重現(xiàn)生命力,我國于2006年起實施“電影檔案影片數(shù)字化修復工程”,要將中國4萬部老電影的膠片做數(shù)字化修復、存檔,中國電影資料館在其中承擔了大量的修復工作。

據(jù)王崢介紹,電影修復工作涉及物理修復、數(shù)字修復和藝術修復三大步驟。首先要對老電影膠片進行修補,比如去灰塵、去霉斑等;其次要進行畫面掃描、聲音畫面修復,而最難的一點就是藝術修復,因為要“修舊如舊”,讓老電影“看著新實則舊”。

比如在修復《永不消逝的電波》,尤其是在將黑白影像轉變成彩色時,王崢和同事們就對電影中的大量細節(jié)進行了科學考究。“上色不是單純?yōu)樯仙?,而是為了真實還原歷史而上色,讓觀眾可以通過色彩去感受那個時代的英雄,也是通過全新的方式吸引年輕觀眾觀看中國的經(jīng)典影片。”

王崢還記得,《永不消逝的電波》當年拍攝時使用的很多場景至今依然存在,他就和同事去現(xiàn)場探訪,確保真實還原歷史原貌,“甚至是電影中出現(xiàn)的一本《紅樓夢》、一件旗袍、一件軍裝,我們都找到了相應的專家?guī)臀覀兘獯稹?rdquo;

中國電影修復實力有點強

身為一名80后,王崢的童年記憶里藏著大量經(jīng)典老電影,這些電影伴隨他成長,也給他留下無數(shù)美好回憶。在他看來,“美好的畫面都是需要技術依托的”,所以計算機系畢業(yè)的他將自己的專業(yè)和愛好相結合,一心撲在了電影修復事業(yè)上。

據(jù)王崢介紹,中國的電影修復水平目前在全世界處于第一梯隊,也擁有大量自主研發(fā)的高科技手段。“比如我們自主開發(fā)的一套人機交互式的AI上色系統(tǒng),是我們針對神經(jīng)網(wǎng)絡上色技術進行了再度優(yōu)化,主要是可以通過一個畫面,我們叫關鍵幀,讓AI技術完成一個鏡頭的上色,這樣就減少了很大一部分工作量。”

據(jù)悉,好萊塢著名導演彼得·杰克遜幾年前帶隊將“一戰(zhàn)”題材黑白紀錄片《他們已不再變老》修復為彩色版,耗時約為3年。但中國電影修復師在使用了最新AI技術后,只用了7個月便完成了《永不消逝的電波》的修復工作。

王崢告訴記者,目前全國大約有500多人從事電影修復師這項特殊的職業(yè),這幾年也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報考相關專業(yè),致力于讓那些沉睡于時光里的老電影“永生”。

標簽: 老電影 修復技術 膠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