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幢建于清代光緒年間的古建筑,其為一家店鋪,名曰萬盛記。萬盛記的前進院是三間帶兩廂的店堂,后進院為兩個單幢三間帶樓廊的四合屋,一面高大的門墻將店堂與四合屋隔開,構成了前店后宅的功能布局。如此布局既方便經營店鋪,又反映出了房主內斂的性格。房主姓吳,家族早年植桑、養(yǎng)蠶,同時還經營家庭紡織、水礁作坊、糧食加工。吳家家業(yè)豐足后還擴辟了茶園,進行茶葉生產和銷售,并擴建了萬盛記開始商業(yè)經營。后來,其繼承者又經營起養(yǎng)蜂場,并在萬盛記內銷售蜂蜜。

這幢原坐落于黃山市徽州區(qū)西溪南鎮(zhèn)的店鋪,如今靜靜地佇立在潛口民宅博物館中。博物館的工作人員說,徽州地區(qū)的清代建筑雖多,但有據可考的店堂屋卻不多,如萬盛記這般有明確紀年、富有特殊文化內涵的前店后宅式的建筑群組很是難得。而研究萬盛記,可以進一步了解清代徽州建筑的特征,同時也是對徽商以及徽州農村經濟發(fā)展研究的補充。

歷史悠久的潛口村相傳曾是詩人陶潛的隱居之地,又因其為黃山之口,故名潛口。潛口民宅博物館正是位于潛口村內的紫霞山麓。這是一座古建筑專題博物館,由國家文物局投資興建。

潛口民宅博物館為一片由明園和清園兩部分組成的露天區(qū)域。博物館按照“原拆原建、集中保護”的原則,選擇新址,將散落在徽州各地且不宜就地保護的古建筑原拆至此,按照既定的規(guī)劃擇地原建。潛口民宅博物館館長吳青介紹說:“博物館集中保護了多種明清時期最具典型性的古民居、古祠堂、古牌坊、古亭、古橋等24幢古建筑,具有非常重要的歷史、藝術和科學研究價值,是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高度和諧統一的典范,也是研究中國古建筑的珍貴實例,被譽為‘我國明清民間建筑藝術的活專著’。”1988年,潛口民宅博物館被國務院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4年,作為古徽州文化旅游區(qū)的重要組成部分,被評為國家5A級旅游景區(qū)。

以粉壁、黛瓦、馬頭墻為特征的徽派古民居是中國傳統民居中的代表,而作為徽派古建筑的主要營造技藝,徽州傳統木結構營造技藝也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徽派古民居是徽文化的重要物質載體,它不僅是徽文化出現和發(fā)展的場所,還將徽文化融于其中,并通過古民居的房屋布局、外形結構、家具陳設、門聯牌坊等充分展現于世人面前。正如萬盛記內的木雕,若仔細看,就能發(fā)現堂內窗欄上刻有“暗八仙”圖案,“暗八仙”也就是道教八仙所使用的八件法器。而“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暗八仙”圖案的寓意也與徽商在商海中各顯奇能不謀而合。

然而,給這些珍貴的古宅“搬家”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據介紹,潛口民宅博物館的明園和清園分別于1990年和2007年建成并對外開放。其中,明園的搬遷修建從20世紀70年代末提出,到1990年完成,歷時超過10年。而這段時間,正是中國由百廢待興轉向大力推進經濟建設的時代。那時,政府尚無財力及時搶修和維護大量瀕臨倒毀的古民居,與此同時,文物的價值日益顯現,文物市場愈發(fā)活躍、繁榮,民間大量古民居的構件被拆卸并營銷的情況時有發(fā)生,倒買倒賣整幢古民居的現象也屢見不鮮。此外,皖南地區(qū)多雨水,空氣潮濕,不利于古民居的保存。這一切都加速了徽派古民居的消失。

更令人惋惜的是,那些四散分布且破敗腐朽的古民居大多無法于原址得到搶救和修繕。在這樣的情況下,經有關文物、古建筑專家多次嚴密而科學的論證,國家文物局批準并大力支持了古宅搬遷修復項目。此舉也成為中國文物系統探索創(chuàng)新的一次成功實踐。

工程期間,博物館的專業(yè)人員根據徽州山莊的布局,結合地形、水流等情況,深入研究并精心布置了每座建筑及其周邊環(huán)境。建筑之間以鋪設的石板路相連,適當栽種花卉草木。整個山莊還布設了防火、防雷設施,并做了防白蟻處理。終于,那些行將遠去的古宅再次于潛口民宅博物館中煥發(fā)了生機,延續(xù)了生命。

2018年1月,由館長吳青帶頭策劃、編輯的《潛口民宅搬遷修繕工程報告》一書出版。這本80余萬字的圖書,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展現了館內24幢古民居的現狀、古建筑于原址及拆遷過程中的圖文資料以及古建筑搬遷修繕全過程的詳述。吳青回憶說,潛口民宅搬遷修繕工程從立項到最終全面竣工,時間跨度長達23年。其間,大量的勘察文字、測繪資料、實物照片、施工記錄、工程圖紙以及研究報告等散落各處,難尋蹤跡。“我們想要把這些資料和這段歷史補齊。我們尋找到當時的工匠,把資料全部收集整理出來。當時最年輕的工匠到今天也有50多歲了,有些匠人甚至已經去世了。我們經過3年時間,最后完成并出版了這本工程報告。”

吳青覺得,這本書就像是一份對于歷史記憶的傳承,而書中承載的不僅僅是沉甸甸的資料,更有當年的匠人們對徽州古建筑的那份沉甸甸的情懷。

標簽: 清代光緒年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