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熱映的影片《信條》不僅因其詭異的時間線令廣大觀眾燒腦費神,電影中閃現(xiàn)的多個取景地也引起影迷的關注。其中有幾場關鍵戲拍攝于印度最大城市孟買,作為諾蘭導演及孟買的雙料粉絲,筆者真心覺得孟買這座城市和電影的主題非常搭——過去、現(xiàn)在或未來在這里并行,徜徉在孟買街頭,有時候真的令人感覺時間軸是錯亂的。

導演諾蘭在孟買。

孟買百年故事

電影中出現(xiàn)的最具地標性質的印度建筑就是印度之門及其背后的泰姬瑪哈酒店,這一幕出現(xiàn)在男主角和女軍火商普瑞婭在輪渡上會面一場戲中。電影中另一個殖民時期的代表性建筑是皇家游艇俱樂部,就是電影中男主角和尼爾第一次見面的地方。這些都是英國殖民時期的代表性建筑,瞬間將孟買推回到百年前。

印度之門建于1911年,是從海上坐船到達孟買最先看到的建筑,也是當年那個沒有飛機的時代,外國人抵達孟買首先映入眼簾的建筑。這座類似凱旋門的建筑是為了迎接英國王室的到來專門修建的。在印度首都新德里還有一座印度門很容易讓人搞混,其實這兩個門的作用正好相反,印度門是印度民族獨立的象征,其地位類似于我國的人民英雄紀念碑。

孟買印度之門旁邊那座富麗堂皇的大酒店就是大名鼎鼎的泰姬瑪哈酒店,這家酒店建于1903年,比印度之門還要早8年。這兩個建筑同框,本身就很有意思,也很諷刺,因為印度之門是殖民的象征,而泰姬瑪哈酒店背后卻流傳著一個反殖民的故事。據(jù)說印度塔塔集團的第一代掌門人老塔塔要進一家英國人開的酒店被拒之門外,門上掛著一塊“印度人與狗不得入內(nèi)”的牌子。老塔塔一怒之下在這家酒店的旁邊蓋了一家更豪華更氣派的酒店,店門口也掛了一塊牌子,寫著“狗可以進入,英國人不得進入”,這家酒店就是泰姬瑪哈。更具諷刺意味的是,在1911年英王喬治五世踏足印度之門36年后,英軍1947年也是從同一座門灰溜溜地撤離了印度。

孟買的印度之門,不遠處是泰姬瑪哈酒店。

多維的印度

如果我們隨著猶如逆行子彈的時間軌跡在孟買繼續(xù)“前進”60年,就會看到皇家游艇俱樂部的建立。同一時代,哥特風格的孟買大學和維多利亞火車站相繼建成。這些建筑至今仍在使用并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只是維多利亞火車站的名字已經(jīng)更改為賈特拉帕蒂·希瓦吉火車站,從女王的名字改成了反抗異族入侵的民族英雄的名字。

電影中男主角和尼爾彈射進入普瑞婭的家令人大開眼界,普瑞婭家的取景地是孟買海濱一座名叫尼拉姆·施瑞·瓦丹塔的建筑,是一座商住兩用樓。其實,許多觀眾可能忽視了畫面中出現(xiàn)的另一個“大咖”——尼拉姆·施瑞·瓦丹塔出現(xiàn)時屏幕左上角有一座巨大的深色高樓一閃而過——這座大樓就是有世界第一豪宅之稱的“安緹莉亞”,耗資10億美元修建的印度富豪穆克什·安巴尼的家。

《信條》中印度第一次出現(xiàn)就是男主角現(xiàn)身一個集市,男主角和尼爾從普瑞婭家中飛天降落后遁入人群的地方也是一個熙熙攘攘的集市。是的,孟買的集市是這座城市的另一大特色。從菜市場、花市、魚市到雜貨市場、古玩市場……孟買的市場好似永遠都熙熙攘攘、喧囂熱鬧。孟買另一個不缺的東西就是貧民窟,世界第二、亞洲最大的達拉維貧民窟就在孟買,已成為著名旅游景點的千人洗衣場也是在孟買的鬧市區(qū),而且離“安緹莉亞”并不遠。

尼拉姆·施瑞·瓦丹塔

完美的融合

這就是孟買,巨富與赤貧一墻之隔、靜謐與喧囂共生并存、殖民與獨立遙相對望……非常喜歡阿米爾·汗的電影《覓跡尋蹤》的開頭,慵懶頹廢的背景音樂中,車流、乞丐、燈紅酒綠、荒廢橋洞、站街女、流浪漢……燈光明滅交替的兩分鐘鏡頭就給孟買這座城市畫了一幅肖像,繪出了這座城市乃至這個國家的多維特性。

在這里,生與死似乎也不是一段繩子的兩端,而像是一個融合的閉環(huán)。各種宗教在這里共存,除了印度最常見的印度教、伊斯蘭教和耆那教,天主教和祆教在孟買也很常見,各種宗教的寺廟和道場往往同處一條街道。在同一時刻,你的左耳可能聽到襖教進行天葬的寂靜之塔上空烏鴉的叫聲,而右耳可能聽到的是天主教堂中傳出的嬰兒洗禮的哭聲;同時,印度教寺廟的悠揚鈴聲也在空氣中飄蕩……

多維的時間與空間,多元的文化與宗教,奇妙地共存于這座城市。似乎沒有什么是她所無法容納的,但又沒有任何東西能從根本上改變她。

標簽: 信條 孟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