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谷有一條公交757路,從3月5日起在線路28臺車里,配備了180把“愛心雨傘”。近一個月過去了,借出78把雨傘,還回78把雨傘,歸還率100%,沒有一把“流落在外”。

這是一件小事,但也像一次沒有預(yù)告的“文明小測試”。歸還一把雨傘不是什么大事,正因為事不大,很多人忙這忙那就可能擱下了。進一步說,一個人還傘是個人素質(zhì),但所有傘全部“回家”,那就是一股文明之風——城市文明在這次小測試中得到了高分。

城市文明有很多內(nèi)容,“盡可能為他人著想”就是其中一種。比如757路公交車主動配備愛心傘,為突遇風雨的市民送去方便和暖意,這是文明。對出借雨傘沒有布設(shè)繁瑣監(jiān)管,也并未設(shè)定“追溯”,相信乘客自借自還,這是文明;“100%還傘率”展示了一種雙向信任,這也是文明。文明重要的內(nèi)容是信任。

公交車是流動的,乘客來自四面八方,給流動的公交車還傘,對乘客個人來說,肯定會有一些麻煩。但這么多人準時還傘,證明“守信”在個人價值認定中排到了前列。

“有借有還,再借不難”,這是我們打小就懂得的道理。向鄰居借,向親朋好友借,向單位同事借,借了要歸還,這是熟人社會的樸素道理,一般來說,大多數(shù)人都能夠踐行和做到。

而在公共空間里,情況有所不同。公交車是一個流動的公共空間,一個典型的陌生人社會空間。757路公交車“100%還傘率”,顯示的是人們在公共生活中,在陌生人社會的價值持守和文明彰顯。這樣的文明,就不僅僅是個體倫理、熟人倫理的簡單外擴,而是現(xiàn)代意義的文明,是公共生活的文明,更具價值,既標注了城市的文明高度,也標注著社會的現(xiàn)代化程度。

還傘是市民在用行動講文明誠信,“配傘”是公共服務(wù)用行動在表達文明和信任。信任度越高的社會,文明程度也越高。尤其在數(shù)字時代,談話不必見面,約定不必開口,虛擬生活對人與人之間信任提出更高要求。

還傘事小,信任事大。我們?yōu)榕鋫鋹坌挠陚愕墓痪€路點贊,為守信的市民點贊,這股文明誠信之風,將成為我們這座城市的重要財富。

(記者 魯珊)

標簽: 愛心雨傘 城市文明 公共空間 出借雨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