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音】


(資料圖)

劉穎余

體育類型電影,這些年不可謂少,但以國球為題材的電影,卻付之闕如,這也讓《中國乒乓之絕地反擊》顯得格外讓人關注。而兩次更改檔期,似乎也顯示了出品方對于該片的格外看重。

不過,結果好像并不那么美妙,更改檔期并未讓影片“逆風翻盤”。豆瓣評分6.9,證明其口碑尚可,要知道近年最成功的體育電影《奪冠》評分也只有7.1,但票房實難讓人滿意。自2月17日再度上映后,該片用了33天,票房才勉強過億元,可是它的成本高達3億元。

我的基本觀感是,該片還是誠意滿滿。有關中國乒乓,人們首先想到的是它的成功和榮耀。但該片卻選擇了中國乒乓的至暗時刻,用該片導演、編劇俞白眉的話說,“這不是一部關于人怎樣走向成功的電影,而是一部關于人如何面對失敗的電影。”

我很喜歡這樣的切入點,電影最后,以劉國梁為原型的年輕球員面對鏡頭的結語“一切才剛剛開始”,也很巧妙。這部電影要講的,正是中國乒乓是如何開始的。沒有人會從成功走向成功,所有的英雄都有自己的平凡之路,中國乒乓也是如此——他們曾經輸過,但從沒有慫過。

電影將中國乒乓將士還原為普通人,甚至是失敗者,他們都是如你我一樣的肉身凡胎,怕疼會哭,想贏怕輸。他們最終能戰(zhàn)勝自己踏上光榮之路,與其說是靠的是無畏的斗志、不屈的靈魂,不如說是因為克服了恐懼、焦慮以及各種人性的弱點。所以,這部電影的海報上才會這樣寫,“獻給每一個不被看好的人”。

有趣的是,電影豐富的基本情節(jié)和橋段,90%以上還原歷史,馬文革的“黑”,王濤的胖,劉國梁的賊,孔令輝的帥,王濤獲勝后扔拍倒下的名場面,都惟妙惟肖。

還有一些一帶而過的情節(jié),資深體育迷也會有自然的聯(lián)想:一個矮小梳小辮的女乒隊員跟一個叫志剛的男乒隊員搭訕,顯然指向的是鄧亞萍和林志剛這對乒壇情侶;電影中僅有的愛情戲也源于真實生活:馬文革當年就是和集訓隊對面的天壇賓館服務員談戀愛,最終修成正果的。馬文革打比賽時,女友情不自禁地站起來喊加油,也都是真事。

可以說,這是一部照著歷史拍的體育電影,有影迷甚至開玩笑:原來體育電影也有特型演員。對于那段歷史有記憶的人來說,看這樣的電影,很難不動容,但對于不了解那段歷史的觀眾,這又可能是一種觀影的障礙。

作為體育電影,比賽場面的展現是必不可少的,但遺憾的是,《中國乒乓之絕地反擊》在比賽的講述方面,顯得差強人意。雖然演員們大多有乒乓球功底,影片也聘請了馬文革擔當技術顧問,但他們似乎都把功夫用在了對于人物原型的模仿上,動作僵硬而夸張,一不小心就露出了業(yè)余的尾巴。這是影片的硬傷,業(yè)余乒乓球迷都能看得出來,大大影響了觀眾的代入感。

“不輸《絕殺慕尼黑》,跟《摔跤吧!爸爸》較較勁”,這是俞白眉曾有的雄心大志,但現在看來,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中國體育電影,道阻且長。

迄今為止,中國體育電影的最高票房,依然是《奪冠》收獲的8.36億元。貓眼數據專業(yè)版顯示,這個成績在中國影史票房榜上僅排名第126位??梢?,體育電影遠未形成“氣候”。

不過,《中國乒乓之絕地反擊》有句臺詞說得特別好:“如果贏總那么容易,那贏還有什么意義?”把這句話獻給已經開啟賽道的中國體育電影,我看也極應景。

體育大國需要體育大片,正因為不容易,所以才更有意義。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