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過1000公里的純電續(xù)航里程,到底重不重要?坊間一直有很大的爭論。有人覺得超過1000公里的續(xù)航沒有意義,因為電池更重,電耗效率反而更低,而且價格也更貴。而有6~700公里就夠用了,因為充電越來越快,價格還便宜。

而我的觀點是,續(xù)航里程越高越好,但前提是不增加成本和不增加重量的前提下。所以這就需要更新的技術加持,現有的電池技術,只能增加重量和成本,換來的長續(xù)航得不償失。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近日,外媒報道,保時捷計劃生產行駛里程超過1300公里的電動汽車。令人驚訝的是,這款電動汽車配備的不是全固態(tài)電池,而是鋰離子電池。

保時捷去年5月向美國電池硅負極材料專業(yè)“Group 14 Technologies”投資1億美元,用于在鋰離子電池中使用硅負極材料的產品。

硅基負極材料提供了最高10倍以上的電池高容量,作為可以革新性地增加行駛距離的新一代材料備受關注。同時,快速充電15分鐘就足夠了。

硅負極材料開發(fā)的核心技術在于提高硅含量,同時盡量減少膨脹現象。硅在反復充放電的過程中體積膨脹。硅含量越高,體積膨脹越有可能引發(fā)爆炸,目前硅含量處于較低水平。

Group 14 Technologies正在開發(fā)使用硅的負極材料,最高可達80%。還正在進行增加正極材料中鎳的比例,使其具有更高的充電容量的工作。

大家對 Group 14 Technologies 這家公司或許比較陌生。它是一家 硅電池開發(fā)商,已經獲得了保時捷和微軟的投資。 Group14最近還獲得了拜登政府和美國能源部提供的1億美元投資,用于發(fā)展其電池技術。而Group14于2021年4月啟動了第一家電池材料制造工廠。

保時捷和其他汽車制造商一樣,正在投資全固態(tài)電池技術。研究人員認為,全固態(tài)電池的能量密度將比現有電池提高50%,充電時間也會快得多。但由于技術力量不足,目前很難實現全固態(tài)電池的商用化。

與此同時,奔馳投資了特斯拉早期工程師之一共同成立的電動汽車電池材料初創(chuàng)企業(yè)“Sila”。Sila成功開發(fā)出了硅基負極材料、“鈦硅電池”,并于今年開始批量生產。即將上市的梅賽德斯-奔馳EQG G汽車將首次安裝新的電池材料。

所以誰說1000公里的續(xù)航沒有意義呢?它的意義非常大,因為這背后是電池技術的革新,也是各大汽車品牌秀肌肉的體現。

標簽: